|
编纂: 东昌府公牛棋牌主管网 |
来源: |
添加日期:2020-08-04 09:50:58 |
|
|
融媒体 郭龙君 通讯员 侯明 马文羲
“自来水管如果安装在楼体的外侧,每天人来人往,是个很大的风险点,一旦爆裂直接影响到3号楼的居民生活。”这是新区街道“红旗驿站”的老党员杨丽芝第四次找施工方和物业反映这一民生隐患,但一直都没有给出解决方案。最后实在没办法,杨丽芝建议启动红旗议事会,把问题抛出来集思广益,制定了一个两相宜的解决方案。这是新区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基层城市自治的一个缩影。
双长议事会让小区治理有力度
2019年以来,新区街道下沉党建办事阵地,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城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,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群众需求,建成“红旗驿站”51处。其中,中巨社区党委以盘活辖区资源为切入口,从居民需求出发,打造“以党建为引领、以联盟为平台、以公益为抓手、以共建促发展”的“红旗益+”党建工作模式,联合小区里的30多名党员发挥余热,以邻里事、驿站议、党员帮、共参与为主线,打造了化机小区“小院故事坊”品牌项目,把基层城市党建的大情小事融合起来,探索出新区街道“红旗驿站”引领基层城市治理的第一个“活样板”。
2019年,徐怀明、杨丽芝等几位老党员积极响应社区党委的号召,主动自荐担任楼长,起初只是带着大家统计统计数据,收集收集信息。应着党员活动室改造升级为“红旗驿站”,退休党员觉得本身又有了施展平台,快速成立了红旗驿站办事队,“你负责卫生、我负责活动,她负责记录……”一群老党员自顾自的把“红旗驿站”任务分完了,由此,“站长+楼长”的“双长模”式诞生。疫情防控时期,这只双长队伍把安全防护做的井井有条,未发生一例不测事件,小区安全、小区卫生保持、小区矛盾调处都被这支办事队完美的解决,他们也成为新区街道首个小区党员自治组织。
驿站红管家让小区治理有温度
2号楼的王大爷本年78岁,家中有位自小患有先心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女儿,随着王大爷年龄越来越大,照顾女儿已心有余而力不足。“红旗驿站”的党员熟悉情况后,召集小区的红管家进行了商议,由于红管家的平均年龄也在65岁以上,所以最后大家决定建立多对一帮扶机制,每周至少有两名红管家到王大爷家看一下有什么需要帮手的,由此,红旗小区的“60助80项目”诞生。这批老党员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邻居加入到互助行列,谁家有点事彼此支援,谁家有问题彼此帮手,在红管家的带领下,小区治理充满了暖意。
新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兆波介绍,党工委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,把社区日常工作和党建工作进行高度融合,比方说我们把楼栋长进行了细分,对楼栋长中的党员有更高要求,通过颁布“红管家”聘书“持证上岗”,目的就是把党员先锋作用和具体工作融合起来,从施行情况来看,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,促进了居民自治。
小院故事坊让小区治理有强度
2020年,“红旗驿站”先后组建了双长防疫组,开展红旗文化书屋、红旗好人等一系列办事和活动,以往平凡的小院开始升级,故事坊成为“红旗驿站”的映像机,时刻记录和传承着正能量的红色故事。“我们不能只把院子和驿站收拾整洁,楼道卫生和文化氛围也得提升提升。”说这话的是7号楼的志愿者王金凤,这是他第三次参加红旗议事会。“我负责配合我们楼长在楼道内设置一些文明标语”。像王金凤这样的志愿者越来越多,小院故事坊记录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过程,见证着“红旗驿站”由诞生到强大的变化。
“人到站中去 事在站中办 难在站中解 情在站中结”。这是新区街道“红旗驿站”建设提出的任务使命,通过双长议事会、红管家和小院故事会等一系列办法,打通了为民办事的‘毛细血管’,树起了居民“家门口办事”的红旗。
|